第六屆浙江大學雄安發展論壇舉行
9月22日,第六屆浙江大學雄安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籌)、浙江大學以及紅旗出版社等單位的各界人士參加了本次論壇。
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樂活城市·數智治理”,聚焦雄安新區如何推進數智治理,改善城市品質,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朱慧表示,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工作重心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并舉。浙江大學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為雄安新區高質量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浙大智慧、提供浙大方案。
雄安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直接關系到新老雄安人的幸福生活和社會和諧穩定,特別是如何平衡新老雄安人的社保待遇,確保雄安新區社保體系平穩過渡,是雄安新區亟需解決的問題。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金維剛指出,雄安新區需提高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社保公共服務治理效能,建立社保服務網絡體系,優化社保經辦服務模式,高標準建設社會保障智能化系統。
雄安新區要建設成為創新之城,離不開與北京的互動。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表示,雄安新區發展必須依靠創新,建設成為全球創新新高地。雄安新區的創新驅動發展必須促進京雄聯動,加快雄安新區建設全球創新新高地。
雄安新區要建設成為創新之城、魅力之城、未來之城,離不開新質生產力的有效支撐。北京交通大學碳中和科技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豐教授指出,新質生產力發展將深化制造業與服務業的多維度融合,推進生產性服務業新業態的發展,重構城市產業形態與格局。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宏山認為,基于數字平臺的敏捷治理是城市運行管理的新形態,基于大數據分析新工具,構建新敘事,推進“平急轉換”,增強治理韌性。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戴宏偉教授指出,京津冀科技創新的“一核兩翼”應以北京科技創新龍頭為核心,以天津和雄安新區產業創新、轉化支撐為兩翼;北京需圍繞六大產業圖譜輻射帶動形成創新產業集群,天津需加強與北京的雙核結構作用,雄安需搭建產學研創新網絡與成果轉化平臺,成為京津冀產業創新高地。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蔡亮表示,基于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新技術構建管用一體的數據要素空間,打造數據要素市場化新路徑,從具體場景切入形成新產業,能夠有效推動數據從資源化到資產化和資本化的轉變。
在圓桌對話環節,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張蔚文,南開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秘書長張貴,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曉科,北京支持雄安產業促進會創始副會長、北京浙江大學校友會副會長陸興東,浙江大學雄安發展中心副主任王琛以及紅旗出版社社長、總編輯蔡李章分別就相關問題發表了意見和看法。
浙江大學雄安發展論壇是浙江大學“求是智庫”高端論壇之一,本次論壇由浙江大學指導,浙江大學雄安發展中心、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浙江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浙江大學北京研究院、紅旗出版社聯合主辦,北京市浙江大學校友會參與協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